骨病并非是中老年人的专利,年纪轻轻的人也可能被颈椎病、“鼠标手”缠身。
各年龄段骨病防治各有侧重,本文教你如何防治各年龄段的高发“骨病”。
20~30岁
脖子变硬手指痛
此年龄段的人容易沉迷电子产品,长时间打游戏、追剧,往往带来两个问题。
01
颈椎病
长期低头看手机,会对颈椎造成压力,也会牵引肩颈部的肌肉,使之负荷过度。低头时,肩部常常是收缩、耸起的,这也会使肌肉紧张、用力,造成劳损。
这种坏习惯,一方面会对肌肉、韧带和其他软组织造成损伤;另一方面,也会对椎间盘产生向后的压力,容易导致颈椎间盘向后膨出、突出甚至脱出。
颈椎损伤,通常表现为疼痛、肌肉紧、手麻头晕。
02
腱鞘炎
长时间用手点击鼠标会导致拇指外侧疼痛,诱发腱鞘炎、腱鞘囊肿等疾病。
防治措施
预防这两个疾病的最佳方法就是适时休息,做一些伸展运动。
颈椎的最佳放松姿势是身体直立,头部稍微往后,肩部向后打开,耳垂与肩峰在同一条线上。
预防腱鞘炎的几个小动作:
旋转手腕;
抬起手臂:抬起手高过头部,一边旋转手臂一边旋转手腕;
握拳练习:轻轻握起拳头,然后张开,将手指伸直。
30~40岁
关节肿痛尿酸高
此年龄段正是事业稳定,开始追求享受的时候,不少年轻人睡了一夜起来出现关节疼痛、肿胀、僵硬、发热,很多时候这是痛风在作祟。
以往,痛风患者中初次发作年龄一般为40岁以后,但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。有专家5年来对1万多名体检人群进行了血尿酸连续观察,发现30岁左右的青壮年高尿酸血症发病率最高。
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作的重要因素,且血尿酸浓度与痛风发生关系密切。肥胖、饮食和饮酒等均为痛风的高危因素。
值得注意的是,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常常与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高脂血症、肥胖、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并存,加重了对肾脏及心脑血管等器官的损害。
50~60岁
膝盖老化肩难抬
人到五十,很多人肩关节会出现问题,俗称“五十肩”。
原因是如果肩关节处受到扭伤、提重物或外伤等造成的肩关节肌腱或韧带发炎,其一般症状是肩关节处疼痛、关节运动障碍、手臂不能举高或不能向背后抬起,夜间症候更为明显,甚至梳头、穿衣都不便。
防治措施
“五十肩”的治疗通常是服用止痛消炎药物、物理治疗、病灶处注射类固醇制剂、局部可热敷及肩关节做适当运动。
“六十膝”,指的是退化性膝关节炎,也就是关节老化的人。
一般症状为膝关节酸痛、肿胀、变形及行走困难。全身关节都可能发生老化,但以膝关节最常见。女性比男性多,60岁以上的人更常见。
诊断膝关节退化性关节炎,早期依靠临床判断,病情加重时可用 X光、核磁共振(MR)或关节镜检查,以便发现关节面软骨变性磨损、关节腔变窄,关节周围产生骨赘及骨质组织有空洞等各种现象。
70岁以上
摔倒骨折找上门
老年人骨折发生率随年龄增高而增加;之所以严重是易导致合并症状,甚至死亡。
年龄愈高者因各种原因走动不稳,并因骨质疏松跌倒后而造成骨折的现象尤其多。
老年人骨折多是由于不小心跌倒所致,常发生在家里客厅、浴室、楼梯口等处,而骨折多发生在大腿股骨、股骨颈或大转子处。
在跌倒坐下时多发生在胸腰相接处——压缩性脊椎骨骨折,即胸椎最下面第十一、十二节,腰椎开始第一、二处;跌倒两手腕撑地时则易造成桡骨远端骨折。
华联善古堂中医师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发现,传统的治疗方法都是经过人体脏器对药物进行吸收,再通过血液循到达,这样的治疗方法对脏器的伤害极大,严重的能导致器官衰竭,而真正能到达病灶的药力经过脏器辗转所剩无几,药物流失很大,如何安全地让骨头吃上药、吃对药、吃足药才能从根本上治疗老骨病。
治疗方法——中药透骨外敷
大连华联善古堂中药透骨外敷的原理:
中药透骨外敷疗法是通过靶向给药的方式,以一点位中药药包为主体,并配加秘制药酒为药引,将药酒充分有效渗入到药袋中,然后置入专用绑带,外敷在患者病痛部位及相关穴位。药借酒力、酒助药性,药物的有效成分透皮、透肉、透骨,直接送达到病灶,让患病关节直接“吃”上药。
特制的中药包使用几十味名贵中药做为主方,根据患者的不同病况,精心配伍调方;同时配以秘制药酒作为药引,药借酒力、酒助药性,可药效提高数倍,充足药量直接敷用在病灶部位,透皮、透肉、透骨,顺利进入病灶,达到理想的药物浓度,让骨头“吃”足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