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24日上午,记者在华联善古堂中医(骨科)医院看到,来医院诊治骨病的老友络绎不绝,如此炎热的天气,老友们为何前来诊病,该院的骨科主任夏文君医生道出了其中的秘密,“风湿骨病,颈肩腰腿痛,宜冬病夏治,特别是颈椎病、肩周炎、网球肘、腰椎间盘突出、椎管狭窄、风湿、类风湿、关节炎等骨关节疾病,夏天症状减轻或消失的时候,但只要变天或者一到冬季,其症状明显加重,患者疼痛难忍,甚至影响日常生活。这一类病都属于阴寒性质的疾病,夏季针对风湿骨病采用冬病夏治“中药透骨外敷疗法”,可以达到良好的长远效果,使风湿骨病得以康复。”
骨病骨痛,一般都比较顽固,以中老年人居多,中医认为这类骨病都与肾亏、阴虚兼有寒湿有关,在盛夏三伏天,此时阴气最弱之时,正是一举攻下此病的最佳时期。
什么是“冬病夏治”?
“冬病”就是在冬天易发的病,此种病的易发人群多为虚寒性体质,也就是俗话说的“没有火力”。通常表现为颈肩腰腿痛,风湿关节炎等症状。这类人往往阳气不足,也就是自身热量(能量)不够,产热不足,寒从内生。
“春夏养阳”,由于夏季阳气旺盛,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,尤其是三伏天,肌肤腠理开泄,选取全伸通消痛贴进行穴位敷贴,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,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,所以在夏季治疗冬病,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。
“冬病夏治”就是冬天好发的疾病,在夏天治疗。人体之阳气“生于春,长于夏,收于秋,藏于冬”。而春夏,尤其是夏季,由于气温升高,人体内阳气上升,经络通达,气血充沛、肌肤腠理开泄。利用这一有利时机选用穴位贴敷,药效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,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,能够鼓舞正气,驱风祛寒,祛除体内沉痼,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,增强抗病能力,从而达到治病、防病的目的。
冬病夏治:股骨头坏死
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骨科常见病,发病原因多,年龄广,致残率高,被医学界称为骨病中“不死的癌症”。
据统计,全世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人,大约50%左右在40岁以前置换了人工股骨头,术后5年内失败率大约10%~50%。目前最好的人工股骨头也只能使用10~15年,而且部分患者手术置换人工股骨头后远期疗效不尽如人意。
夏医生表示,中医外治“靶向疗法”对于股骨头坏死Ⅰ期Ⅱ期的患者“相当适合”。“靶向疗法”对于股骨头坏死Ⅲ期的部分患者也有效,可以免除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后顾之忧。但对于Ⅳ期的患者,还是要根据自身条件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。“中药透骨外敷疗法”从根本上解决股骨头坏死的“供血”问题,迅速使骨内毛细血管长入死骨区内,硬度逐步增高,修复坏死塌陷的股骨头恢复正常功能。
夏季温度比较高,血液循环加速,关节、韧带、肌肉变得舒展,这有利于神经复苏变得活跃,更有利于疼痛、麻木的消除,这为股骨头坏死的康复,创造了一个优越的环境,药物的吸收会比其他季节更充分、更彻底。
外敷的中药辅以特制的药酒,药物通过经皮给药方式,通过皮肤毛孔、各种腧穴、腺体等往病灶垂直渗透,大量活血化瘀的药物就能与淤血发生药理反应,把淤血化掉恢复机体血液循环,实现血管畅通的根本目的。从而使得脂质代谢紊乱产生的废物毒素顺利传输排泄,减轻了骨细胞毒性。使血液循环畅通,整体作用于局部,局部促进整体形成一个良性循环,为新骨的生成提供物质基础,达到临床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目的。
冬病夏治:骨关节病
骨性关节炎主要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。夏季伏天是治疗骨关节病的最佳季节,人体之阳气亦随之欲升欲旺,体内凝寒之气处于易解的状态,此时药吸收好,利于行气活血,改善体质,祛除风、寒、湿、邪,达到治疗目的,有助于彻底清除病邪“宿根”。
夏医生表示,通过中药透骨外敷疗法,可增强和改善体质,顾护正气,祛除和防止外邪侵袭。
冬病夏治:腰椎间盘突出
很多患者对腰椎病治疗没有信心,大多数面临着“开刀”还是“不开刀”的两难选择,在害怕和失望中盲目求医。如今,腰椎病已经不是什么难题,90%的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就可以很快康复,只有极少数患者需要开放性手术治疗或微创手术治疗。
皮肤温度在夏季最高,毛孔张开大,通过中药使有效成分也更容易进入血液循环,改善椎间盘的充血、水肿、粘连、麻木等症状,消除髓核突出压迫引发的慢性炎症和水肿,抵制椎间盘的退化和骨质增生的生成,恢复平衡,从根本上祛除病痛。
通过精心特制的古方中药包外敷患处,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皮肤腠理通经贯络,其次在普通针灸基础上,燃上艾灸柱,加强针灸的温通活络之功。最后辅以按摩,患者一般2~3个疗程症状缓解,4~6疗程症状消失。